商海弄潮儿 悠悠民生情 |
||
|
||
有的人,他敢于冲破墨守成规的樊笼,身处大浪淘沙的时代千淘万漉,展露出自己洞悉时务的英雄气概,这种勇者我们称赞他是“锐意创新”。 有的人,他站在人生的功成名就之巅,在烦嚣浮躁的社会中静以修身,保留着自己朴实无华的人性本色,这种智者我们赞叹他能“淡泊超脱”。 有的人,他虽然生活在衣食无忧之中,却依然懂得心怀感恩情系民生,尽自己的努力对全社会感恩回报,这种奉献者我们赞美他“无私博爱”。 周关潮,这位风尘仆仆、笑容淡定的政协委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些简单却闪光的词汇。他是绍兴市亭山工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书记,第一届及第三届越城区政协委员,府山商会秘书长,并多次被区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作为一个优秀的政协委员和优秀的企业家,多年来,周关潮获得了众多荣誉,可他却用淡泊来看待这些荣誉,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肩上背负着的神圣责任。 不畏艰难 笑对困苦 架起人生之舟扬帆启航 1973年8月,周关潮初次走进绍兴亭山公社修建队学习泥工,这是个需要长期与水泥尘土打交道的工种,虽然当时的生产条件十分艰苦,但这份苦差事磨砺出了周关潮敢闯敢干敢吃苦的“三敢”个性,这为他今后的人生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隔近四十年,当周关潮回忆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那段青葱岁月时,依旧感慨万千。在那时生产环境、物质生活相对落后的社会大背景下,周关潮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砌墙、抹灰、地面找平,泥工按图施工的每一步流程他都力求学会、学精,并用自己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身边每一个人。不久,周关潮就因表现突出深受大家的拥戴,担任了修建队的班长、组长,在他的带动下,自己的生产小组成为那个特殊年代里的一抹亮色。 1981年,周关潮在人生舞台上开始出现第一次转型,那年10月他凭借一直以来的出色表现来到亭山公社预制品厂担任厂长。角色的转变让周关潮需要更多的调整和适应,他常常思考着如何盘活这个企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转变他们怠慢慵散的工作作风,把职工凝聚起来,激发出大家的工作热情。很快周关潮就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并在两年多的工作中积累出大量实践经验,这对他今后的职业道路发展和二次创业的成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后,在1984年1月至1986年7月,周关潮担任亭山公社服装厂厂长、书记;1986年8月至1991年6月,任绍兴市迪佳纺织厂厂长、书记;1991年7月至1994年6月任绍兴市亭山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书记。多年来对集体企业的管理让周关潮看到“大锅饭”的种种弊端,这艘旧模式的巨轮早已承受不住大时代在经济领域掀起的一轮轮惊涛骇浪。伴随着21年激扬青春的岁月沉淀,当时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此时早已磨砺成稳重成熟的风华青年,他坚毅的眼神审视着时代的经济巨变,渴望着挣脱束缚,踏上新的征程。 审时度势 开拓进取 在时代浪潮中实现二次创业 199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集体企业从经营领域退出,此时的周关潮敏锐地抓住了绍兴市亭山工业有限公司改制成民企的契机,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全力整顿了在昔日集体企业中存在已久的浮夸推诿、效率低下等多种问题,建设出自己的高效团队,新公司的面貌随之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周关潮敢于打破陈规俗窠,审时度势,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发展实现产业的转型和优化升级,打拼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1996年7月,周关潮创新创业道路,开始投入宾馆产业,很快就取得了不俗的业绩。首次尝试产业转型的成功让周关潮信心倍增,2001年他又瞄准新的发展目标,筹建仓储中心,使亭山工业有限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 为了结合良好的经济收益与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两个目标,2008年周关潮尝试以50%的股份创办城南综合农贸市场,从四方面入手有的放矢进行管理:一是大力投入资金,加强硬件建设,打造一流的硬件设施。二是聘请优秀管理人才,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注重对内部员工的引导,从市场经理到清洁员从各个不同层面和岗位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为市场内的经营户树立榜样,产生示范效应。三是制度严明,制定各项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确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切按章办事,不搞特殊化。四是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文化氛围,令诚信服务的理念深入员工内心,倡导人性化管理。如今绍兴市城南综合农贸市场总占地面积6.7亩,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共有摊位200余个。2009年新建升级后,在由越城区商贸旅游局牵头的农贸市场管理升级活动考核中,排名第一,成为全市农贸市场示范单位。开业至今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省级相关部门领导也曾前往参观考察。 淡泊从容 心怀感恩 用爱心和行动实践人生信念 在经历商海的种种疾风巨浪,收获了财富、荣誉之后,周关潮却难能可贵地保持着自己那份质朴之心。走进周关潮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挂在墙上书写“景气和畅”四字的书法墨宝。“景气和畅”一词出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之句,乍看之下似乎有些不知所以。可待细细深究后,不难发现周关潮就是在以此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谦和之气,这也与他在平时待人接物中流露出来的气质相吻合。不仅如此,周关潮还将 “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要求自己危言危行,用淡泊从容的心待人处事。 除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之外,周关潮知晓自己取得的成功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全社会的帮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心怀感恩,竭尽所能回报社会,热心慈善,用行动谱写大爱。2008年5月12日,在听说四川汶川地震的消息之后,周关潮第一时间向府山街道提出募集善款的建议,并率先慷慨解囊捐出善款1万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之后,周关潮也踊跃参与捐款1万元,为灾区人民送上一份绵绵爱心。今年6月,为积极响应越城区提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捐献一天的工资或收入;提倡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捐献一天的利润或节约一笔开支的活动,再次代表府山街道商会捐出善款20万元。 恪尽职责 建言献策 工作忙碌却时时不忘百姓民生 身为一名政协委员,周关潮也兢兢业业履行着参政议政的职责,定期参加政协镇街工作小组的活动,增强了自身履职的意识和水平,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政协委员,要做政协人,做政协事,说政协话。周关潮深入群众视察、调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弱势群体代言,积极参政议政,从自己的实践领域出发,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成因进行深刻思考,探究求索之道,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建言献策。周关潮委员的众多提案能敏锐指出现实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之道,颇有现实意义。其中《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后部分农村改社区步伐的建议》及《关于加快步伐,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两份提案被越城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多年的商海沉浮,让周关潮收获了财富和荣誉,然而在财富与荣誉滚滚而来时,他并没有忘乎所以,始终以拳拳赤诚回报社会,不负政协委员的使命。不需要用更多华丽辞藻修饰,周关潮早已用自己朴素的言行告诉我们如何书写一个正气的“人”字。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