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街区的建议

日期: 2017- 12- 25 09: 09: 45 浏览次数: 字体:[ ]

民盟越城区总支

       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素有“文物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城区内有着众多的名人故居、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色街区,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历史街区进行了一些保护性修缮,但是历史街区传承文化、开发旅游、繁荣三产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出来,在保护与开发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街区形象有待提升,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加强。市区仓桥直街、八字桥、鲁迅故里等著名街区,几乎是游客必到之处,但河流水质较差,都是Ⅴ类、劣Ⅴ类水,有时发黑发臭,严重影响游客体验。书圣故里萧山街占道经营现象较为普遍,商品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游客古城旅游代入感较差。

(二)缺少大规模资金投入,存在散、小、乱等现象。市区历史街区点多面广,资源多但规模小,缺少对远来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大型旅游资源,除书圣故里外,仓桥直街、西小路、八字桥、迎恩门等历史街区,相互分离,缺乏有效联通手段,很少能够列入游客行程线路,旅游价值很难发挥。

(三)缺少整体规划、同质化竞争明显,未能形成特色。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但古城保护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定位不清,动作不快,力度不大,在拆拆建建中逐渐丧失了特色。乌镇、南浔等古镇旅游早已走在前列,绍兴老历史街区与其相比特色也不鲜明,已失去先发优势。

二、意见建议

为充分挖掘绍兴历史文化,发展特色街区旅游,建议如下:

(一)提升旅游氛围,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继续深入推进拆违、治水工作,并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形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清流映带左右”的旅游环境。其次要明确功能定位,控制老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对有较高游览价值的街区进行保护性修缮,将不属于旅游的职能逐步去除。如恢复萧山街旧貌,把现有的小商品、副食品批发零售改造成为旅游商业街,等等。最后要增加旅游公交、汽车租赁、停车场、公共厕所、游客中心、旅游标识系统、景区物联网等合理的配套建设,提升旅游舒适度。

(二)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要向市政府努力争取从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出一块特色街区旅游发展资金,下拨给越城区专款专用。同时探索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引进大型旅游集团、企业、财团的投资。其次要加强政府旅游宣传,通过专题片、专题旅游推介、机场、车站宣传栏等多种途径、方式对内、对外进行宣传,打响全程水游、漫游特色。最后对参与特色经营和活动的自主创业者,政府要加强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人员培训、宣传推介等扶持奖补。

(三)进行整体规划,形成旅游特色

虽然老城区各景点、特色街区从地理位置来看,都相隔不远,但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各自为政,同质运营的现象十分突出。政府要积极借鉴别的地区的成功经验,依托历史文化背景,整合资源,整体规划,差异化运营,形成特色,真正落实“全城游”项目。如:把书圣故里、蔡元培故居、萧山街整合成为书画、禅修特色旅游街区;把仓桥直街、非遗馆等整合成传统民居民俗体验、地方特色餐饮街区;把西小路、上大路、下大路、黄酒博物馆、迎恩门区块整合成水乡休闲特色街区等。把“过路客”、走马观花型旅游模式真正转化为深度游模式,形成传承文化、开发旅游、繁荣三产的旅游新模式。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