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苗行动”存在盲区 警惕网络小说对未成年人“三观”的负面影响

日期: 2017- 09- 29 14: 44: 52 浏览次数:

 

据越城区政协委员周凌反映:人民日报(06月01日)报道: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各地积极开展“护苗2017”专项行动,今年1至4月成果斐然。拍手称快之余亦有隐忧:行动打击对象是含有“淫秽色情、血腥暴力、校园霸凌、自杀自残等有害内容”的出版物和网络信息,此范围外的众多网络小说对未成年人“三观”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不在“护苗”行动视野中。

近年来网络小说迅猛发展,在线阅读更加便利,未成年人读者群体日益壮大。许多网络小说没有明显的色情暴力内容,却存在扭曲的思想倾向,对未成年人“三观”的负面影响更为隐蔽、广泛、持久,不可不察。

例一,“架空”小说对规则的漠视。架空小说是指虚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小说,是网络小说的主流,如玄幻类、修真类、星际类、异世类等。社会体制、法律规则、公序良俗常常都被“架空”,“丛林法则”大行其道;国家力量和法律制度往往作为迫害主人公、最终被主人公打倒的负面形象出现;“无序社会”“无政府”“反政府”倾向明显;主人公遭遇迫害,不寻求法制保护,而是通过个人力量“以血还血”报仇雪恨。

例二,随意杀戮对生命的漠视。杀人情节非常普遍,“反派”作恶杀人,主角更要杀人,并且用“国仇家恨”“自卫求生”“行侠仗义” “以杀止杀”等理由为其披上“正当合理”的外衣;“灭你满门”“斩草除根”“屠万是为雄”等口号比比皆是。过度杀戮、草菅人命的情节,隐含着暴戾嗜血的心理,更是对生命的轻忽。

例三,“成功”套路对道德的蔑视。渲染主角成功的“爽文”大行其道,成功的标志一般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废柴逆袭”、“打脸升级”、挥金如土、顺昌逆亡、碾压对手……充斥着对权势、金钱、武力的过分崇拜和对女性的物化,反映了恶俗势利的价值观。成功的途径主要靠“金手指”“外挂”:重生者靠先知先觉的优势,抢机缘、夺法宝、设陷阱、灭对手;穿越者剽窃另一个世界的文学作品和技术知识;系统文靠无所不能的“系统”…… “金手指”实质是作弊,用不公平的手段占据优势。此外,毫无道德底线、极端利己主义、标榜“贱”“黑”的主角屡见不鲜。“宫斗”“宅斗”小说从网络红到电视,阴谋诡计、神奇毒药满天飞,典型的“成王败寇”。

作为快餐文化,网络小说无可厚非;但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形成阶段,判断力和自控力不足,长期接触这类小说,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是深远而隐蔽的。为此,周凌委员建议:“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文化、教育等部门,尽引导监管之责。

一、进一步深化“护苗”行动。深入调研,杜绝盲区;“护苗”行动要注重“三观”养成,对未成年人网络阅读的监管既要警惕“显性污染”又要发现隐性问题;提醒社会、学校和家长关注这一问题,达成社会共识。

二、倡导理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网络阅读状况,以热门小说为抓手,通过校本课程、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师生共读一本书“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多元思考,明辨是非,分清虚实,既享受阅读的乐趣,又拒绝不良思想。

三、强化网络文学批评体系。必须建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网络文学特点和规律的评价体系,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为“尺子”,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帮助读者理性阅读,导正价值观念:整合当前“草根派碎片化、学院派高冷化”的网络文学评价圈,建设素质优良、代表性广泛的批评家队伍;创新评价形式和阵地,利用网络和媒体扩大文学批评的社会影响力;电视台在播放网络小说改编剧之时,制作相应的文学评论节目,推动网文作者、评论家展开论争,带动公众娱乐不忘思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