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59号提案关于弘扬绍兴文化,提升绍兴文化消费水平的建议

日期: 2018- 04- 28 10: 51: 25 浏览次数: 字体:[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洋文化、快餐文化侵占了中国文化的舞台,为此,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提出了一系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措施。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将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之一提出来。而弘扬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抓手就是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绍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在文化消费方面也有较大改观。一方面,绍兴居民可享受的文化设施日益丰富。2014年起绍兴市启用了新建的图书馆和科技馆,公共图书馆藏书的数量从267万册逐年增加到382万册。2010年来,绍兴市电影院的数量由21个增加到28个。2011年以来,绍兴市的A级景点数量不断增加,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另一方面,经营文化产业更多体现绍兴居民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在绍兴市政府的引导下,光宇集团投资建造“光宇影院”、孙海芳投资设立了“越国文化博物馆”、董建成创建了“小燕子艺术培训中心”……其他的民营文化项目也如雨后春笋,截止2015年,绍兴市文化企业数量以突破2000家。第三方面,绍兴的节庆文化不仅体现了城市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而且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碰撞、融合的平台。内容包括中国兰亭书法节、公祭大禹、绍兴黄酒节、越剧节等等。游乐场、购物中心等一些经营娱乐场所都会推出应景的节日活动项目,是绍兴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重要过节方式。

尽管如此,绍兴文化消费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绍兴市文化消费现状

1.文化消费的渠道不足。虽然绍兴市政府作了大量的努力和挖掘,但总体来说,绍兴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消费的渠道还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图书馆、科技馆的消费主力军是中小学生,电影院等娱乐性质的文化消费场所的主要人群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公园和剧院的主要消费人群为中老年人,景区的主要消费来源于游客。整个城市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消费主渠道。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没有很好地与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相结合,缺乏概念新颖、制作精良、可以博人眼球引人入胜的公共文化设施,未能迎合新时代的潮流和大众日益变化的文化消费口味。

2.文化消费宣传阵地不能紧跟时代。从现阶段来看,随着

联网的发展和人们创新思维的挖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文化消费渠道和文化宣传阵地,但从绍兴市情况看,整体文化消费还是偏向传统的,没有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布局,也缺乏创新性的组织,这样势必不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3.文化消费的支出结构不合理。从绍兴市居民文化消费情况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以消遣为目的的娱乐性质的消费占据了主要地位,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消费较少;通俗文化的消费较多,高雅文化的消费较少;快文化消费较多,慢文化消费较少。这种趋势也反映了绍兴人民在文化消费中的一种浮躁心理。从各种文化消费近年的走势上来看,电影一直处于稳步上扬的趋势,相对而言,艺术演出自从2011年以来呈现出小幅回落的趋势,受其影响,剧院的数量也不如电影院增长迅速。此外从文化消费的人群结构上来看,不同类型的文化场所的主要消费力量也不尽相同。不难发现,部分文化场所吸引的消费人群没有呈现一个合理的结构,许多消费潜力尚待开发。

4.文化消费的档次和层次不够高。从调查结果可知,市民对于文化消费的三大诉求依次为:养生健康(78%)、政策新闻(60%)和创业经营(39.5%),以通过公共文化场所获取知识为目的的需求最少。反映了我市公民文化消费的层次不高,总体的处于低端的文化消费层次。从绍兴市公民消费公共文化产品的目的看,前四位是:放松心情、愉悦身心(64.2%),个人兴趣(49.23%),学习知识、陶冶情操(45.7%)和环境好、学习氛围好(39.07%),说明绍兴本地公众进行文化消费主要是出于休闲、娱乐和调节的目的,以学习、提升个人内涵为目的并非主流。从文化消费地点来看,公民经常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地点主要为公园、文化广场和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的消费频率中等,最少进行消费的文化场所为纪念馆。

二、弘扬绍兴历史文化,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的建议

1.统筹规划,将绍兴历史、文化与文化消费相结合。系统地梳理越文化、大禹文化、黄酒文化、名人名士文化、水文化等等绍兴本土文化,将历史文化与旅游、人文、知识传播等文化消费结合起来,提升文化消费的档次。

2.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要下大力气鼓励和统筹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提升文化消费的质和量,提升绍兴城市品位。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让市场提供品种丰富、具有创意、迎合潮流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一方面,降低准入标准,鼓励更多外来的文化机构和企业进入绍兴市场;另一方面,提供金融、税务和其他服务,促使中小文化企业成长和发展。

3.建立绍兴文化互联网宣传推广主阵地---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依托政务平台,建设一站式绍兴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绍兴文化宣传,该平台主要板块可分为政策解读、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绍兴文化消费、绍兴文化服务、绍兴历史文化等等,系统地将绍兴的历史文化和当前的文化消费结合起来,不管是市民还是外来的旅游者都可以直接从网上了解绍兴的历史和文化、消费信息等,每个板块下面可以进一步深入,如绍兴文化消费板块除了提供全面系统的文化消费市场和信息外,还可以建立文化服务产品的反馈平台,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进行评价和信息反馈,并给予优秀的反馈者一定的奖励,这样做一来可以及时的了解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最新看法,二来也可以通过此类的反馈的平台引入良性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的提升。

4.开发新型的手机应用软件,促进文化消费发展。近年来,通过手机消费凭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支付的主要方式,进而应运而生了许多集“点评+推荐+支付”于一体的手机应用软件。此类软件也可以作为刺激文化消费的一个突破口。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于此类软件的开发和推广,让居民的文化消费和“大众点评”之类的消费软件一样日常化,或者可以选择与现有的生活服务类软件合作,开辟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模块,以此丰富群众接触文化产品的渠道;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现有的文化产品公共平台,更新内容展示的方式,引入一些互动式、体验式的内容,提高消费者的使用感。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