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84号提案关于拆改村后续管理的建议

日期: 2018- 04- 28 11: 15: 38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7年,我区城中村改造共48个项目,约326万平方米,其中30个村整村拆迁,有36个项目涉及的村(居)为货币安置,共签约11134户约302.42万m2,腾空11105户,约298.21万m2,拆迁11025户,约292.57万m2。拆迁总量全市领先,拆迁资金投入超200亿元。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拆迁计划的拟定,到拆迁实际推进,到完成拆迁的后续管理与建设问题,每个环节相互紧扣,才能较好的达到城中村改造的目的。今年我区快速推进城中村拆迁,特别是进行货币化安置的拆迁村,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村土地征收问题。农用地征收受到土地类别与指标的控制,在今年拆改过程中,部分村庄的拆迁后,土地无法及时征用,农民在货币补偿后因各种原因远离耕地购买住房,导致耕种成本增加,农用地使用率低。同时各村留地指标落实困难。

2.货币化安置政策问题。目前我区新开拆项目原则适用全货币化安置政策,但拆迁补偿的货币基准价赶不上周边房价上涨,拆迁户拿到的安置款不足以就近买房。特别是老年人,或丧失行为能力的人,已没有能力去购买商品房,而且喜欢熟人群居,不易快速融入城市居民小区。

3.“三资”管理问题。农村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货币化安置使得村民分散居住,对村集体所有的“三资”管理更加的不放心,如不得到妥善的处置,势必引起村民的不满。

为此,建议如下:

一、加快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做好各项工作

要尽快成立由分管区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镇街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拆改后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职责任务,将拆改后续工作纳入明年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要充分考虑拆改村的实际情况,按照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提前确定拆迁红线,不要在同一块土地上启动多次拆迁。项目拆迁计划出台后,国土部门要尽快完成土地征收、农用地指标调剂落实等工作,为地块利用与出让打好基础。规划部门要提前介入,对地块的利用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实现资金回笼,减少财务成本,减轻财政压力。

二、尽快完善政策,快速高效地解决拆改后相关问题

建议以货币化安置为主,结合部分实物安置。实物安置可结合地块带条件出让、与市城投集团等政府平台合作开发回购的方式进行,既调节房地产市场,又稳定市场价格,同时给拆迁多一种安置方式的选择。拆迁村的农田、集体水面、山林等管理和利用需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土地留用地指标的落实,建议留地指标按不同区块拟定价格后,用货币化安置的方式进行。

三、合理处置“三资”,从根本上推动村民向居民转变

建议加快拆改村“三资”处置,选择有条件的村庄开展试点,通过资产量化、股权分配等工作,真正将村民变为居民,使村民更快融入城市社区,同时促使其党组织关系、户籍关系迁入社区,怎样为人员日常管理、失土农民的就业和养老保险、搬迁后子女就学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政策保障。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