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内容及办理结果公开 - 提案内容及办理结果公开
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108号提案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促进居家养老的建议 |
|||
|
|||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增高,又因为执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单靠子女无法照料周全,而如此庞大的老年人数量都想进养老机构生活也是不现实的,实现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才是解决之道。而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医疗问题,目前老年人医疗中主要存在以下二方面问题:一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发展缓慢,分级治疗不够落实。老年人一些常见病、慢性病不能就近治疗,而是都挤到大医院,既造成老年人就医不便,也加重了上级医院的诊疗压力。二是家庭病房一直无法实现,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老年人,特别是部分失能老人因不具备在家养老治疗的条件而不得不想办法到公立医院住院,导致大量床位被这部分病人长期占用。据统计,目前在市立医院老年科住院时间≥2年的老年病人占44%,一些老人在老年医院常年住院,把医院变成了养老院,导致病床周转率低,使其他需要治疗的老年病人一床难求,造成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合理使用。而造成医养结合政策不能落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人员设备等不足以满足需求,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缺乏制度支撑等。为此,建议: 一、加快推进居家养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智慧型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运用科技手段,加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与老年人家庭的联系互动,改变各部门各管一块的现状,积极建立老年人生活、医疗、护理、娱乐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作为必要的补充,应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给予相应的政策、税收等扶持,根据护理级别按需配置养老床位,尽可能解决养老院一床难求的问题。 二、抓紧落实家庭病房,推进医养结合创新模式。相关部门应着力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医养结合,如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推行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等,由于我区养老机构的缺乏,前两种方式只能解决少部分老人的就医问题,应将设立家庭病房作为重点,要制定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的制度和规范,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人员和资金上的投入,可以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镇街进行试点。 三、优化医疗保险结构,提高基层医院诊疗能力。通过医联体等方式多派名医下基层,通过业务讲课,师徒结对,专科进修等方法提高基层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 |
|||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