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法宣传进社区保障居民财产安全的建议》的答复

日期: 2019- 10- 16 14: 15: 34 浏览次数: 字体:[ ]

针对当今社会以老百姓为目标的诈骗、集资诈骗、高利贷等财产性犯罪活动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害的问题,我们大力加强普法宣传,不断提高老百姓财产安全防范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主要做法

一是积极推进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扩大普法志愿者队伍服务范围,鼓励和引导普法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学法用法守法尊法的良好氛围。开展2019年“法律明白人”评选活动,以“家家要有法律明白人”为目标,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明白人”争创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肩负起为广大公民进行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的重任。为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延伸基层法治建设平台,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

二是加强普法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重点做好日常普法和专题普法工作,利用报、屏、廊、亭、墙、栏等现有普法阵地,专题做关于金融风险防范法治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普法特辑。全区418个法治宣传专窗专栏每月法治宣传挂图及时更新,及时下发宣传挂图,编印法治宣传和法律速递期刊等。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骗能力。同时,相关执法部门例如公安等部门也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等方式也大力加强防诈骗宣传,进一步加强了群众财产安全保护意识。

三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以全区基层党建“五星达标、3A争创”为契机,牵头做好“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广工程,加大力度推进法治阵地建设,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依托文化阵地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法治文化活动。同时,全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借助新媒体,开辟地方莲花落《师爷说法》栏目,制作、征集法治微电影,开展“法治小视频”全民抖音作品征集活动,利用流行元素加视频,传播法治好声音,实现互动普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广“越城普法”公众号,实时推送各类法律资讯,以案释法,律师讲法,开通微考法,举办微投票,提供微地图,让“互联网+”点亮指尖普法,促进法治文化与时尚文化的有机融合,让宣传更深入人心、普法更时尚多元。

四是大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建设。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线上线下着力打造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即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级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在村(社区)现有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设置公共法律服务点,明确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联络员,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专业特长,让村民享受到“咨询不出家门,申请不出村口”,努力打造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目前,全区已实现了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落实部门单位普法工作责任。要求相关部门(单位)在履行与居民财产相关的职责时,结合部门职能和行业特点,积极承担普法教育的责任。同时,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把“七五”普法教育工作纳入镇街和各部门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持续开展“法润越城”四大专项行动。强化各类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增强财产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法治越城普法品牌。大力推进公益法治宣传,以“五星达标、3A争创”、“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巩固完善法治宣传专窗专栏阵地,积极推进“送法治电影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