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充分利用越医文化,打造越城区府山脚下中医药一条街的建议

日期: 2019- 04- 16 14: 22: 05 浏览次数: 字体:[ ]

 

越城区府山脚下,府山直街、偏门直街、司狱使前三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街巷,古旧居民众多。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三条只有几百米的小路形成的小街巷,竟然是绍兴越城区域中医最集中的地方。一个地方拥有众多的古中医流派,并不稀罕,然而这些中医流派医术能流传至至今,那就难能可贵了,事实上,就在府山脚下这片古越医扎堆的区域,变些古老中医流派的传人们至今仍在用祖传的医术造福大众。在这片越医药文化深厚的区域,不但是医术是活的,药也是活的。千百年来没有断代,中医技艺和中药秘方一脉相传承,这种历史的传承和延续相当罕见。在府山脚下有这么多中医流派和中药字号,并不是偶然现象,越城周边一带,在春秋战国和南宋时期分别是越国、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医术高超的中医扎堆很正常。这一带这样流传至今的古中医流派有很多,不少独门医派一直没有搬迁传承至今。如以顾步青医生为例,虽然有高薪聘请,但他至今不肯搬离祖祖辈辈的府山直街太平弄。

如至今流传着“四大门派”,而在周边还有国医馆和越医博物馆。这里有着丰富的越医历史文化资源。

一、越医“四大派”扎堆小巷

一是仓桥直街石门槛旁边的“老钱家妇科”。 “钱氏女科”第23代传人钱和湖,年已70多岁。网上大名鼎鼎的“钱氏女科”,吸引了来自东北等地到绍兴的游客,不但特地了解这个中医流派的故事,也就医问诊了。“钱氏女科”历史悠久,相传宁高宗越构将绍兴作为临时首都期间,后妃多人染疾,每次都传钱氏女科前来诊治,久而久之,钱氏女科名声大起,每天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钱氏以石门槛为界,在石门槛之内的病人当天收治,“石门槛”也因此得名。

二是发源南宋时期的“三六九”伤科。位于府山直街的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门行医如今传人傅乃骞医生,已经被列入浙江省非遗项目名录。今年 67岁的傅乃骞医生,作为“三六九--傅氏伤科“的传人,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运用传统手法治疗多种软组织损伤、骨折‘、腰椎间盘突出、骨折节脱位、关节疼痛等症。

三是 “顾氏伤科”第八代传人顾步青,目前在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门行医。“顾氏伤科”产生于清代的越流派,也是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年已经83的顾步青医生,有60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以中药内服和外用相结合治疗骨科,他收的治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香港鼎盛布行有限公司董事长章传信,几十年来一直是顾步青的忠实粉丝,不但自己经常来看病配药,还多次给东南亚的朋友带药。

四是“王氏外科”第三代传人王伟玲,“王氏伤科”,也产生于清代的越流派,王伟玲也是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在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门行医。55岁的王传玲医生,擅长运用辩症施治治疗各种疮、毒、疽、等皮肤疑难杂症。她收治的病人同样来自全国各地,前不久,她治好了一名70多岁的四川老奶奶因长期卧病在床形成的褥疮。

二、震元堂的国药馆和越医博物馆。偏门直街朝西直到底这里是绍兴中医和中药有中工药有中药历史最集中的展示平台,民间称“活着的中医术和中药馆”,震元堂初创于清乾隆十七年,其炮制的丸、散、膏药效独特,从清代一直沿用至今。在国药馆和越医博物馆,绍兴地区的中医专家还定期坐堂门诊,为预约的病人看病抓药。

三、对策和建议

1.打造越城区府山脚下中医药一条街。这是一种独特的医学现象,更是一笔历史文化财富。以府山直街为中心的周边500米范围内,将众多拥有古老传承的越医和药馆,好好开发这一资源,充分利用府山脚下的绍兴中医药文化。借鉴杭州的模式。2013年杭州市上城区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了一条长800多米的中医药一条街,再现了南宋市井古韵,当年每天的人流量就达到了10万人次,而绍兴作为南宋政治经济的核心圈,与杭州的情形高度相似,可参照的可能性也很大。

2.在中医药一条街上设置若干名中医工作室。让绍兴各大越医流派入驻,既展示了越医历史又满足了人们的看病需求还是一种生动的越医文化演绎。可以结合周边的国药馆开设专门的中药材市场,带动人气让街区真正活起来。

3.越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打造中医一条特色街不但对越医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也将进一步推动绍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增色不少。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