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越城区中小学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建议

日期: 2020- 06- 28 15: 34: 22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许多越城区中小学建立了学校公众号。作为一个学校宣传平台,公众号相较学校网站和自建APP在使用上方便很多。通过推送学校的消息、通知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率、加强了家长与学校间的沟通、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优化了学校教学评价方式。成为了学校开展舆论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畅通家校联系的重要阵地,

二、存在问题

1.用户单一,功能性差

许多区中小学的学校微信公众号用户以家长、学生为主,关注人群略显单一,在使用中不关注用户需求,内容呆板,交互体验性差、对公众吸引力不强。

2.公众号类型不统一,缺乏监管与规划

越城区许多中小学的微信公众号注册主体五花八门。有的属于个人订阅号、有的属于单位订阅号、有的是单位服务号,有的则是学校企业号。区教体局对中小学公众号运营没有统一的规划,各校各自为政。在公众号运营维护的过程中资源、资金重复浪费。同时由于注册主体不统一,往往相关老师离校交流,运营人员的登录认证就会出现困难,导致学校公众号处于无人管理或疏于管理的状态,一旦遭到黑客攻击,借助官方平台发布不良信息,后果不堪设想。

3.推送信息质量不高,格式不规范

优秀的微信公众号,既有丰富的内容,还有美丽的外观。将文章用最美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这需要公众号编辑有出众的审美水平和设计感。好的公众号文章可以提升用户阅读体验,让文章结构清晰、逻辑顺畅、用户易理解,使文章的阅读成为享受,有利于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

4.人员缺乏培训管理

许多区中小学微信公众号没有专门的运营人员,运营老师往往身兼数职。平时学校负责推送微信公众号信息的可能是一位老师、也可能是好几个老师,操作水平有高有低,编辑出的公众号内容也是良莠不齐。有的学校索性将自己学校网站链接到微信公众号后,公众号从此就无人问津,里面的内容长时间无更新、无推送,成为了“僵尸号”。

践行习近平同志赋予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使命。

三、对策建议

1.区中小学的微信公众号都以单位为运营主体,统一学校的公众号类型。如果条件允许希望以教体局牵头,参照区中小学学校网站集群化的管理方式,对全区中小学的微信公众号也实行集群化管理。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对各校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统一备案登记,畅通区教体局与各校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的联系渠道。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的认证、审核机制,对学校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更新频率进行动态监控、有效监管。建立越城区中小学微信公众号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出现问题及时向各校反馈。

2.在区中小学微信公众号内增加一定的交互功能,对学校公众号的项目设置作出规范化要求。可通过区教体局集中统一设置,也可通过培训后各校自行设置上级审核的方式。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向学生及家长提供入学审核、托管报名,午餐缴费、报刊订阅、托管缴费、家长问卷、兴趣小组报名、学生请假等交互功能,通过优化服务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利用互联网+创新来撬动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将“家长跑”变为“数据跑”。

3.在全区中小学微信公众号运营中统一使用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如:秀米)。规范文章标题、摘要的格式,正文的字体、字号、行间距、图片高宽比、二维码名片……对于一些上级通知、公告、新闻可以利用秀米公众号编辑器的分享功能以统一的格式分享、转发至各下属区中小学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内。体现越城区中小学信息发布的权威性、统一性。

4.区教师发展中心对区中小学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开展微信公众号编辑器、H5(通过微课、操作教程、交流讲座等形式)的操作培训。提高我区中小学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的操作能力。由各校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的老师负责公众号的运营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按照撰稿、图片、编辑、审核……对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进行分工,通过分工降低公众号运营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学校公众号的在线服务质量。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