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内容及办理结果公开 - 提案内容及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扶持文化产业从而形成文化产业集群,让文化产业成为越城区支柱产业的建议 |
|||
|
|||
一、基本情况 本提案将从扶持文化产业的优秀企业代表角度出发,形成优秀的文化产业集群,从而打造成文化产业的一个亮点和城市名片。比如阿里,一家公司带动了一个产业,创造了一个互联网大市,以点带面,帮助解决区招商和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主要问题 1.对文化产业的价值全面重新的认识 2.经过几千年文化传承,绍兴诞生了许多很好的传统产业文化。如本地的知名文化类题材(唐琬与陆游、少年师爷、阿Q、越王勾践等)虽具备故事性,但由于其版权归属复杂,往往商业价值很难评估 3.需要在越城区内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4.越城区的文化产业缺少行业标杆 三、意见建议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现基于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特提出建议如下: (一)关于文化产业的转变、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从泛娱乐到新文创,文化产业在过去六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产业的价值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本身,而是要关注文化产业背后IP本身的文化内涵以及IP背后的流量以及商业价值。 而IP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也会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力,包括时尚文创商品、教育培训、动漫、娱乐影视、旅游、特色小镇和文创园等。从国外著名好莱坞IP作品(迪士尼、指环王、侏罗纪、凯蒂猫等等)到现在国内也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文化产业IP(李子柒、白蛇传、哪吒传、流浪地球等),这些IP本身给其所在的城市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例如迪士尼乐园、HELLO KITTY乐园等IP直接成为城市名片,每年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巨大(迪士尼2019年营业额为651亿美金)。而文化产业个人IP的打造也是带来了巨大的互联网流量收益,那些直播间更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互联网经济效益,为区域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最近不久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家乡》也精准的描述了“文化产业的独特IP打造”给全国很多地区完成了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大大助力了我国在2020年的脱贫攻坚战。 (二)积极鼓励企业开发非公有的独立创新文化IP 经过几千年文化传承,绍兴诞生了许多很好的传统产业文化。如“绍兴本地”的知名文化类题材(唐琬与陆游、少年师爷、女儿红、阿Q、越王勾践等)虽具备故事性,但由于其版权归属复杂,往往商业价值很难评估。因此建议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产业,积极鼓励企业开发非公有的独立创新IP,坚持守正创新,善于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挖掘素材并精心创作,也要善于从时尚元素中寻找与传统结合的有效方式,推出更多优质的独立创新的IP品牌。 IP的打造,作为推动文化产业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拓展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长期效益的关键,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故宫文创就是传统文化IP的代表。 (三)大力扶持绍兴优秀的文化企业,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绍兴文化产业的基础很好,而且供应链资源丰富,特别是越城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绍兴的很多文创园一没有主题特色,二大多没有分类,对于园区内招商的企业没有要求,只要是文化类就行。这样导致文创园同质化严重。 因此建议以越城区的文创园为代表,在对已有的文创园进行分类与创新鼓励,同时对优秀文化企业加强支持力度,例如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使之快速发展壮大,形成优秀的文化产业集群。 (四)打造与扶植文化领域的独角兽项目,做为行业标杆 学习北京朝阳区打造文化独角兽企业总部基地,助跑文创独角兽,培育文化产业总部经济。把文化产业的独角兽引进和培育作为区文化产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建议区政府在积极鼓励文化企业试水的同时,培育新的文化领域独角兽项目,作为行业标杆。建立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战略储备库”;在区内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筹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金融服务超市”,建立上市企业培育基地和绿色通道,培育文化产业独角兽发展的沃土。 综上所述,早些年在互联网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杭州借助阿里成为了全国互联网经济强市。未来将是文化复兴的时代,一首《成都》唱出了成都的美誉度。一场互联网大会,推动了人们对乌镇的向往。绍兴作为全国著名文化古城,如能以“培育优秀文化企业”为重心,力争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新高地,将“文化企业”作为“城市招商”的重点对象,同时鼓励更多的文化企业落地当地,形成文化孵化服务链,促进文化产业氛围的提升,培育跨界合作,加快步伐,抓住机遇,相信绍兴文化产业的未来必将大放异彩!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