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传承绍兴方言文化的提议

日期: 2021- 11- 04 10: 13: 33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基本情况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这一规定传递了一个重要讯息,即: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普通话的同时,亟待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此乃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元素和鲜明标识。

绍兴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承载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比如我们的绍兴莲花落、越剧等地方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方言的基础,需要用方言演唱表达。

二、主要问题

虽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保护方言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绍兴电视台就开设了《师爷说新闻》等好几档方言专题节目,但保护的速度赶不上消亡的速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加剧,越来越多人不会或不愿意说方言。这种情况在中小学生中尤为如此,从孩子接受教育开始,方言的使用就越来越少,没有特定的语境,加上现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对话也经常使用普通话,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说方言,有的是能听懂方言,却不会说方言,这样的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再不引起重视,绍兴方言将濒临消亡。

究竟如何做,才能使方言不断传承下来?如何保护方言,才能阻止让它渐渐地消亡?这不能不引起越城人的关注。目前地方教育部门对推普活动有众多推进措施,对中小学还有各类推普考核,而对方言文化则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从顶层设计上天然的政策缺位。

三、意见建议

1.建议区政府和宣传部门推出相应方言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2.建议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应在《地方课程》上自编教材,开设方言课程,学方言要从娃娃抓起,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地方专家的协助下,开展绍兴方言社团活动。

4.完善区教研室汇编的《三看绍兴》乡土教材。

作为交流工具、文化载体,方言还是一方土地一方人的情感纽带、灵魂归宿。珍视方言,留下乡音,记住乡愁,让我们一起保护好各地语音的“身份证”,这与时代前行并不相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