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亚文化之都”新平台绘国际化锦绣好文章

日期: 2021- 11- 04 10: 15: 26 浏览次数: 字体:[ ]

绍兴是一座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以越文化、书法文化、阳明文化、酒文化等文化脉络为基形成的独特旅游资源,不断吸引着中外游客,如今,凭借自身文旅资源的不断融合、创新、发展,绍兴得到了中日韩三国的共同认定,当选2021“东亚文化之都”,因此迈入国际化的新平台,这不仅续写了绍兴文化走向世界高峰的新篇章,也为绍兴继续更新自身文旅资源创设了机会,给予了启示。

扶摇接好风,扩建“龙瑞宫”

龙瑞宫是中国唯一洞天福地双栖处(阳明洞为第十洞天、若耶溪为第十七福地),宫址在今绍兴会稽山东南宛委山景区,宛委山古为越中道教圣地,该山之龙瑞宫,更为越中一大胜迹,为道家“第十洞天”。《道书》有云:“黄帝时尝建候神馆于此”,开元二年(714年)因龙见,改名龙瑞宫。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吸引了更多历史名流前来探访禹穴,甚至隐居于龙瑞宫,有南朝谢灵运《游山》诗:“幸游建德乡,观奇经禹穴”;唐李白《送二季之江东》诗:“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禹穴旁,葛玄、葛洪求仙炼丹于此;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曾结庐读书……可见龙瑞宫历史底蕴之丰厚。

绍兴是中华文明的圣地,此次当选为绍兴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充满活力的国际交流平台,扩建充满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的“龙瑞宫”以大禹文化为纽带,“扶摇借好风,道盛有神仙”,打造“东亚文化之都”的“龙眼”,加强东亚大禹文化研究交流,凝聚绍兴大禹文化的向心力,对推动绍兴文旅资源融合、国内城市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利于打响绍兴国际城市品牌。

扩《龙瑞宫记》,展文化生命力

龙瑞宫作为越中著名道观,曾保存有不少古代碑刻。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四明狂客贺知章的《龙瑞宫记》摩崖石刻。贺知章的《龙瑞宫记》雕刻在飞来石崖面之中心部位,周刻线框,文为楷书阴刻,12竖行,满行15字,字径3.5厘米,是贺知章存世极少的书法作品之一。相传,贺知章应乡亲相邀欣然书丹,并命工刻于石壁上。刻石题名《宫记》,实为《龙瑞宫管山界至记》,现习称《龙瑞宫记》。

绍兴当选为东亚文化之都后,在国际舞台上,有了自己更大的展示空间,坚持立足自身优势,通过“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旺城”,满足人民对文化的美好生活新期待,推动城市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扩大摩崖石刻(《龙瑞宫记》)的规模,结合时代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展书写红色道文化、习主席语录等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突出优势、这一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汲取丰富营养的来源,赋予绍兴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研阳明心学,扬“道茶文化”

2021年,绍兴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将围绕“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精神和“共生·创新·和谐”理念,推动绍兴加快走向国际化,也开放融合,欢迎更多的东亚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朋友来到绍兴领略、体验绍兴文化和旅游魅力。

绍兴是心学圣地,而以功过寿算、善恶感应的道教劝善思想在日本影响颇深,且2020年东京奥运会前后,在绍兴、东京和首尔将开展“中日韩问道文化研讨会”,此外,以“长寿道茶”为宗旨创立的“阳明问道茶”,成为“修道成仙、养生延命”优选,因此,绍兴借此契机,可以联合日本、韩国的茶道学界,在各界支持举办“中日韩阳明道茶文化研讨会”的基础上继续研究阳明道茶文化,围绕阳明道茶文化以绍兴为中心探究其茶道理论、技法等等,深化《西江月》:“江畔溪边雪里,阴阳造化希奇。黄芽瑞草出幽微 ,别是一番香美。用玉轻轻研细,烹煎神水相宜。山侗啜罢赴瑶池,不让卢仝知味。”中道教品茶贴近自然、清静无为的意境,打造绍兴文旅特色热点,引发各界关注,加深东亚城市间的交流、彰显绍兴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新成就。

文化的脉络绵延千年,绍兴在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历史中展翅飞翔。持续深化与日韩等东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身文化底蕴深厚及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大禹、王阳明、鲁迅、黄酒、书法、唐诗之路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金名片,打造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活力的城市软实力,绍兴城市由此走向国际化新的快速通道,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新格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