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生物无害化粪便(油脂)消纳技术 提升全区防疫和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日期: 2021- 11- 04 10: 46: 00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卫健委的积极推进下,全区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投入文明城市创建、创卫工作,不断优化全区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是,当前我区化粪池中粪便(油脂)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疫情防控,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潜伏着重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1、化粪池存在的问题。一是淤堵现象。由于生活污水存在一定量的油脂,特别是在有餐饮企业的情况下,大量油脂随污水排进管道和化粪池,由于油脂的凝固特性,使油脂、粪便和各种混合物在管道壁、池壁以及化粪池表层凝结成固态油垢,道成管道淤堵。二是满溢现象。化粪池沉积污泥和混合物超过排污管或出水洞口高度时,造成化粪池满溢现象。三是被动清理现象。目前我区化粪池大多处于不规范清理状态,只是在化粪池堵塞满溢发生后才清理,造成病毒扩散和环境污染,而且损坏管道等设施。四是臭味及易燃易爆现象。化粪池在以厌氧发酵的较长自然降放过程中,产生大量沼气,不仅气味异臭,更严重的是存在可燃性气体燃爆的风险。

2.处理方法上的问题。目前我区处理办法:一是化粪池清掏。通常用人工或机械清掏的方法进行,主要靠真空吸粪车将粪便污泥抽出并转运出去。二是管道疏通。主要采用人工清理、高压水枪冲洗、机械疏通等物理方式和强酸、强碱、管道疏通剂等化学方式。这两种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1)化粪池清掏、转运存在交通堵塞、异味扩散、地面肮脏、噪音扰民、作业安全等问题。(2)下水管道疏通作业,不仅难度较大、环境恶劣、清理出的污物污染环境,同时损坏地下管道。(3)化学方法进行管道疏通,对管道具有腐蚀破坏作用,而且造成化学试剂的二次污染。(4)清掏出来的粪便污泥通常被送往粪便消纳站处理,在清掏转运过程会造成二次污染。如果监管不到位,还会出现为省钱而随意倾倒的现象,造成更大污染。

3.化粪池存在的问题和当前处理方式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危害。化粪池内是高浓度的有机物、固体残渣、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混合物,人体粪便还携带着新冠病毒,常年在化粪池表面形成固态表层,正如钟南山院士指出的:“下水道通畅极为重要,不是因为消化道吃下去会感染,而是一些污染物或粪便干了以后,它里头还带着病毒通过空气传出来”,所以化粪池的固态表层往往是各种病菌、病毒的发源地。同时,它又是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的寄生地,往往导致卫生状况恶化,传染病流行。而我们传统的作业方式,待化粪池淤堵满溢后,把固态表层打碎然后清掏转运出去,往往造成病毒更快传播和扩散。因此,不管是立足当前战疫情,还是放眼长远完善防控机制,都必须尽快解决化粪池中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

二、生物无害化粪便(油脂)消纳技术对提升全区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意义

1、生物无害化类便(油脂)消纳技术的原理。生物无害化粪便、油脂消纳技术是利用兼养微生物把化粪池及相连污水管道内的粪便、油脂类有机污染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有机酸、醇等小分子化合物,使粪便、油脂得到消纳降解,同时在生化作用时产生氨氧(N2)、二氧化碳(C02)等无害气体,不产生沼气等有臭味的易燃易爆气体,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化粪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生物无害化类便(油脂)消纳技术的主要优势。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安徽、云南、浙江衢州、杭州等地已广泛采用这种技术,我区涂山路越城区政府大院、迪荡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大楼、环城河鉴水公园公厕等化粪池、油池作了示范,效果非常明显,其中涂山路越城区行政中心停用吸粪车清理已超过5个月。(1)化淤为液治满溢。高密度、高存活率、高自我繁殖率的特效微生物,快速将固态的类便、油脂污染物分化为液态,减少了化粪池的清掏量,实现了免清掏情况下保证了化粪池内液态物质的顺利排出。(2)清洁管道保通畅。随着这种特效微生物向化粪池池壁和管道渗透流动,快速消纳降解化粪池池壁和管道内积存的粪便、污泥和油垢,实现免疏通情况下保障污水排放系统的通畅,避免了传统方法对管道的伤害,保证了市政管道的正常使用寿命。(3)改善水质优环境。从区政府行政大院水质检测报告来看,使用该技术一个月后,化学需氧量(COD)为二级,其他如pH、悬浮物、氨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主要指标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有效的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4)柔性施工上等级。技术人员将准备好的菌液按规定定期倒入化粪池,轻松搅拌,让其充分发酵,就能达到吸粪车和清掏作业难以到达的地方,防止了吸粪车、清掏工在工作和运输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实现了化粪池清掏、水管疏通处理方法上的转型升级。(5)安全可靠除异味。特效微生物在快速消纳固态粪便、油脂的生化作用时,产生氨氮(N2)、二氧化碳(CO2)等无害气体,不会产生沼气等有臭味的易燃易爆气体,大大消除了异臭气体,消除了社会安全隐患。

3、生物无害化粪便(油脂)消纳技术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贡献。(1 )从技术机理来看,该技术利用兼养微生物把化粪池及相连污水管道内的携带众多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的固态混合物全部消纳分化成液体——水,并及时排放。也就是说使用了该技术一个月后,化粪池内全年均处于液体状态,原来化粪池中存在的高浓度有机物、固体残渣、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混合物形成的固态表层便不复存在,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寄生地全部消除,实现了钟南山院士提出的两个要点:下水道畅通和污染物不能干燥固化。这不仅对防止新冠病毒,而且对其他病毒的传播都具有重要作用。(2)从施工方式看,该技术是柔性施工,技术人员只要把菌液按规定倒入化粪池就可,让管道无需疏通,让化粪池无需清掏,防止了传统作业方式造成病毒更快传播和扩散。(3)从生化机理看,该技术在快速消纳化粪池内固态混合物的生化作用时,产生氮氧(N2)、二氧化碳(CO2)等无害无味气体,消除了原来气味异臭、并可能引起气体燃爆的沼气,改善了空气质量,排除了燃爆风险,提升了污水排放质量。

三、加快在全区推广生物无害化粪便(油脂)消纳技术的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生物无害化粪便(油脂)消纳技术是在源头上消除病菌病毒病原体,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一项技术,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广使用此项技术,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不仅对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歼灭战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今后防疫各种传染疾病具有长远意义。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都要站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认识到推广此项技术的必要性,将预防关口迁移,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

2、明确责任主体。生物无害化粪便(油脂)消纳技术是一项新技术,推广此项技术必须政府推动。区卫健委在做好抓总牵头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全区医疗单位的推广,区教育局指导全区学校、教育单位的推广,区城管局指导全区公共单位、环卫系统和小区的推广,区机关事务保障中心指导全区机关单位的推广,区经信局指导全区企业单位的推广,区农业农村局指导全区农村的推广,区司法局指导监狱系统的推广等,形成工作合力,区治水办指导各地源头治水工作,特别是污水“零直排”工作深入推进。

3、建立保障机制。建立领导机制,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建立由区卫健委牵头抓总的领导小组,具体协调此项技术的推广工作。建立宣传制度,新闻媒体要把推广此项技术作为创卫、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动员各级组织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动员广大市民积极支持这项工作。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机关和由财政负担的事业单位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企业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各主管部门尽量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