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绍兴古城独特亮丽的老台门特色景观进行商业性开发的建议

日期: 2021- 03- 15 09: 19: 32 浏览次数: 字体:[ ]

绍兴台门建筑之多非同一般。目前在绍兴古城尚存大大小小150多座老台门和众多又有特色的临街老屋,大都只有一些老年人居住,转化商用的可能性大,但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商业开发。俗话说“绍兴城里五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这句绍兴土话充分说明了老台门在古城的地位。

1.老台门的建筑特色好。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的一个独立宅院,一般由天井、堂屋、侧厢、座楼等组成。台门屋宇粉墙黛瓦,砌有石阶和石门框,显得古朴典雅。走进台门,里边一般有三至九进房子。完整的台门,院里还有天井和花木池台。如台门临河,还设沿河廊及水埠,可以直接到水埠乘船及用水。老台门是绍兴古城、水城文化的图腾和符号。

2.老台门文化故事多和民俗风情浓。一是文化故事多。很多国内外游客特别关注绍兴老台门,因为它很容易勾起游客历史文化探索的欲望。就拿命名来讲,有以姓氏命名的,如寿家台门、李家台门、秦家台门等;有以“职官”命名的,如状元台门、探花台门、解元台门等;有以开过的店铺命名的,如开过当铺,人们就叫它恒济当台门。老台门养育了一代代名人志士,鲁迅、蔡元培、范文澜、陈建功等都是从台门里走出去的。二是民俗风情浓。如仓桥直街是绍兴古城最早培育发展的一条休闲步行老街,南北走向长约1500米,有各式台门43座。这一片街区历史遗存保留完整,水乡风情浓郁,2003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绍兴古城的传统建筑形态和民间生活方式都保留和体现了中国独有的越文化特色,无论是古越大地上, 还是老城古街里,都形成了“一河一街”、“一河两街”、“街随河走、桥连街路”的独特景观,这种水乡、桥乡的美景和风情显然是发展越文化民宿经济的平台优势。

3.老台门能进一步促进古城文商旅服务性行业发展。盘活老台门资源可促进业态转型升级。老台门既是景点又可做客栈,盘活老台门资源可以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绍兴文化,促进古城旅游业态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引领民宿、文创、养生等慢生活休闲度假产品的服务性行业的发展。盘活老台门资源可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绍兴古城旅游业正遭遇发展的“瓶颈”,业态单一不够时尚,产品陈旧没有新景,长线游客和过夜游客不多,产业丰富性、拉动力和辐射力不强。盘活老台门资源,发展以古城历史文化为内涵和特色的个性化民宿和精品酒店、文创店,既是旅游业态创新的举措,也是吸引旅客留下来住下来,让古城亮起来、活起来、红起来的有效手段,全面繁荣“夜经济”新消费。

要盘活老台门资源亟需有效的政策和引导:

1.将老台门作为古城发展民宿经济的突破口和个性化亮点来抓。结合阳明故里、书圣故里、仓桥直街、八字桥古街区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做点面结合的文旅融合,将民宿与文创、养生、娱乐、美食等慢生活休闲度假产品的生产和发展结合起来。可采取“统一布局、系列规划、主题引领、标准统一”的方式,对老台门实行“国企回收回租开发一批、引进投资商开发一批、鼓励市民自己经营一批”的办法,以名士、黄酒、书法、戏曲、古桥以及越国文化、鲁迅文化、阳明文化等不同的越文化主题,打造成长三角亮丽的文商旅吸引物和风景线。如鲁迅故里台门人家客栈树立了很好的样板)

2.以政府的扶持政策吸引品牌运营商和社会资本投资开发老台门民宿。民宿的基础条件是有一定区位优势和独特个性的空置用房或具备改造利用的其他建筑物。按文化与旅游部的有关民宿标准界定和我省民宿引导性创业标准评价体系规定(如民宿一般应具备独栋楼客房不超15间、建筑楼房不高于4层、总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的条件)。老台门和有特色的临街老屋具备条件。拟设立民宿产业行业协会和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社会资本进入民宿有关的文化IP、文创、演艺、非遗传承等配套产业,参与民宿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和引导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和类金融单位,面向民宿产业开展小额信贷业务。鼓励越商乡贤回归,有实力、有情怀的艺术家和大学生创客开办民宿,引导产权在手的原住市民创办民宿。(乌镇政府统筹古街老房子办民宿客栈的例子)

3.强服务出台评价标准,抓引领示范。抓好古城民宿的文旅商宣传推广。将达标的民宿单位纳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疗休养范围。做好民宿行业自治和创业示范引领,做好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合理流动。切实帮助民宿单位在消防安全、公共卫生规范等方面消除准入障碍和政策“瓶颈”。为古城这个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民宿经济创造一个引导条件和评价依据。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